• <option id="a2a26"></option>
  • <bdo id="a2a26"><center id="a2a26"></center></bdo>
    <table id="a2a26"></table>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新聞 > 正文

    鄭州:金水區政府被疑同開發商違法強拆 征地 謀利

    中國日報網  2014-09-16 16:21:52

    \

      高院給上訴的60多個家庭發回的駁回中院判決裁定書

    \

      即將遭受強拆的村民誓死保衛自己的家園

    \

      十二里屯村68戶村民聯名簽字,誓將維權進行到底

      核心提示:

      河南鄭州市金水區十二里屯存60余戶村民8年來一直有個期待:上級政府和司法機構能夠早日糾正金水區政府的違法行為,給子孫留下幾畝薄田。目前該案雖經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鄭行初字第2號判決書中明確確認,被告金水區人民政府對十二里屯村54戶房屋實施拆遷的行政行為違法,然而即便有了法律的保障,但卻沒有阻止該片土地上瘋狂肆虐的商品房違法繼續開發行為。期盼上級政府早日給予我們公平合理的補償和給我們的子孫留點土地吧!

      正文:

      讓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十二里屯村60余戶村民始終難以置信的是,8年的泣血呼喚與誓死維權奔走卻至今沒換來一個公正的結果。

      這8年期間,他們先是經歷有著合法手續剛修葺一新的聯排小別墅被鄭州市金水區政府以“城中村改造”的名義一夜之間夷為平地。由于沒有過渡安置,至今,該村100多村民仍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其中還有90歲的白發老人。緊接著,該片地塊包括64戶村民宅基地在內的229畝集體宅基地及村公共用地所有權被鄭州市人民政府與市國土局無償由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廣大村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轉瞬即逝。無奈之下,十二里屯村64戶村民于2007年6月18日以金水區人民政府為被告要求鄭州市中院確認其組織實施拆遷行為違法。2014年4月28日,鄭州中院在兩次接到河南省高院發回重新裁定后,終于確認金水區政府組織實施拆遷行為違法。

      然而,這鐵一般的事實卻絲毫未能阻擋鄭州市政府與下轄金水區政府荒唐行徑的延續,村民告訴記者,在鄭州市與金水區兩級政府的庇護之下,開發商天詳置業至今仍在他們所剩無幾(寥寥七八十畝)的宅基地上瘋狂施工。而這8年期間,62戶村民無時無刻不在承受著痛失家園流離失所的巨大悲痛。這期間,先后有多名村民在捍衛家園保護合法財產權的過程中被金水區政府雇傭的社會人員毆打,其中一位女性村民任小枝在阻攔金水區政府、區公安局等聯合組織的違法強拆中被鄭州市金水區法院以妨礙公務罪判處5個月拘役。

      在萬分曲折與備受折磨的維權經歷中,該村已有十多位村民在絕望中離世。

      以“城中村改造”為名行商業開發之實

      十二里屯村位于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北部,有史以來地理位置就十分優越,東臨文化路,南臨農業路,北臨環城高速北環路,天明路、群眾路、豐樂路縱橫村中,與市內主要干道貫通形成道路網絡,全村占地面積0.64平方公里。

      1993年,該村村民根據鄭州市金水區政府的統一規劃,全村大規模拆遷到東風路以北,在政府規劃許可范圍內村民將房屋進行了建造,每戶村民都取得了豐樂路東、東風路北270平米宅基地各一塊,并建有二層半樓房一棟。金水區政府為其發放了宅基地建筑許可證,每棟房屋均于1982年取得了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證》、《集體建設許可證》均齊全。1999年,由于十二里屯村建設規整、村容村貌良好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別墅式小康示范村。

      十二里屯村維權代表周女士表示,該村是在2006年春天剛剛建設成的嶄新村莊,當時村里是按現代化城市小區設計的連排兩層樓房別墅區,并配有綠化帶,小花園,籃球場,健身器材等等配套設施。由于該村規劃較好,在當時令周邊村落都稱羨不已。讓村民萬般無法理解的是,就是這樣一個的現代化村莊居然在落成當年被金水區政府以“城中村改造”的“虛假名義”全部強拆。這樣的事實他們當年做夢也沒有想到。

      2004年6月,已在十二里屯村連續擔任村支書20余年的馬太原、村主任張杰與河南開祥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祥置業)簽訂《十二里屯村改造協議》。協議中約定,十二里屯村委將村民宅基地等229.089畝共計152726.3平方米交予開祥置業開發,18%的為安置房,82%為商品開發。右下角簽名處金水區政府的公章赫然在目。8年后的建設現實卻是,開祥置業將開發的房屋用于安置村民的只有區區8%的比例,其余都用于對外出售。

      十二里屯村多位村民表示,由于該地塊是十二里屯村最后一塊農用地,也是全村300多戶村民賴以生存的唯一一片土地,此外,這份改造協議的簽署未經任何村民同意,更未經村民大會的表決,亦未履行土地權屬和用途的變更登記手續的情況下與開發商簽訂的合作改造協議,因此此舉遭到了村民們強烈反對。此外,后來村民們到鄭州市工商局查詢(有相關證據)得知,上述河南開祥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村書記馬太原參股并實際控制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馬太原、張杰、杜留保既是掌控村委會的村書記、村主任又是房地產開發商,村里與開發商簽訂的協議實際上就是他們自己跟自己簽訂的協議。

      在弄清楚十二里屯村村支書馬太原和村主任張杰的真實身份以后,村民們反對意見更加強烈。然而,這樣的反對聲并沒有阻止住鄭州市政府當年的“城中村改造”步伐。

      2006年3月31日,金水區人民政府發布“金政辦明電(2006)6號”,組織成立以金水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翟政為指揮長的“十二里屯城中村改造項目指揮部”。

      十二里屯村多位村名也證實,在2006年的9月7日,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沒有任何提前告知就在十二里屯村張貼了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拆遷公告》。要求十二里屯村于2006年9月24日前簽訂協議并自行搬遷完畢,包括門窗拆除與水電切斷。

      記者注意到,這份落款人為“鄭州市金水區城中村改造指揮部”的拆遷公告中這樣表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鄭政文[1993]144號、鄭政文[2003]35號文件規定,金水區人民政府對十二里屯村實施城中村改造。為加快改造進程,使村民盡快回遷,經研究決定,即日起對十二里屯村進行統一拆遷。并規定整個村子村民于2006年9月24日前搬遷,過后村里房屋將被全部拆除。該公告除對過渡費、獎勵標準等內容進行公告外,還強調改造整體工作要在區政府統一領導下,組織專業隊伍進行拆遷等。

      從天而降的噩耗讓村民一夜之間感覺天塌地陷。

      他們給記者出示了2006年一年期間鄭州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先后于3月22日與11月13日下發的兩份文件,在這兩份名為“關于下達2006年第一批城中村改造計劃的通知”(鄭村改【2006】2號)與“關于下達2006年第二批城中村改造計劃的通知”(與鄭村改【2006】10號文件)的名單中均沒有將十二里屯村列入城中村改造計劃名單中。

      “所有文件中都沒有把十二里屯村列入其中,這就說明十二里屯村根本就不在鄭州市政府與金水區政府‘城中村改造’的范圍之內,他們之所以把這個行為稱之為‘城中村改造’,實際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安置回遷的旗號進行商品房開發。實際是河南開祥置業房地產公司看上村民宅基地,便與金水區政府及十二里屯村委會勾結,合謀對我們的土地進行商業開發,要不怎么會只用不到10%的土地來安置我們。”十二里屯村村民普遍持有這樣的認識。

      然而,面對村民的普遍質疑,鄭州市金水區政府卻給出了模棱兩可的答復。他表示,早在2004年8月25日就已把十二里屯村列為土地確權村,也可以理解為城中村改造。

      事實上,在此后不久2007年2月13日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針對違法拆遷問題在回復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答辯狀中對“商品房開發”的商業改造模式也毫不遮掩。

      記者注意到,在此答辯狀中,金水區政府對拆遷作出了否認,文件中這樣表述,“房屋強拆是因為被答辯人所屬的十二里屯村村委會作為全村集體土地的所有人為了全村整體改造和房地產開發商簽訂的商業性質的拆遷安置協議,對全村進行整體拆遷改造。我區進行改造的城中村除了極個別是村自行改造以外,均是采取這種市場運作的商業改造模式。”

      “為了否認強拆就用商業開發的答復來逃避這個問題,最后卻親口把‘行商業開發之實’說了出來。”在十二里屯村村民看來,金水區政府的答辯顯得漏洞百出。

      更讓村民不可信服的是,十二里屯村主任杜留保拿出了兩年前(2004年6月30日)與房地產商開祥置業地產公司簽訂了城中村改造協議。

      “也就是說,我們村的村干部早在2004年就擅自做主就把本村列為了城中村改造對象,并且已簽訂了開發合作協議。”十二里屯村數位村民回憶起來至今難以平復。

      接下來,讓十二里屯村所有村民始料未及的是,這一切還只是噩夢的開端。

      2006年9月11日起,金水區政府在未辦理任何拆遷許可證的情況下,不顧村民的強烈反對,對未簽訂協議、不配合拆遷的村民實施強拆。在鄭州市政府與金水區政府的統一組織授意下,幾百人組成的公安防暴隊、警察、社會閑散人士組成一支陣容龐大的拆遷隊伍,在幾百戶村民無一人簽訂拆遷協議的前提下將全村村民房屋徹底摧毀。

      該村數位村民都證實,在此過程中,村民紛紛誓死捍衛家園。2006年9月11日拆遷當日,為了達到逼遷和震懾其他村民的目的,村委會出面將該村四名村民抓走,并且在抓人的過程中金水區政府工作人員將該村兩位高齡村民打傷。抓走的四名村民有一名當天被放,另兩名在做出行政拘留決定后逼迫其家屬簽訂拆遷協議后才按期釋放,另有一名村民任小枝被送往鄭州市第一看守所以妨礙執行公務刑事拘留,并判處了5個月有期徒刑。

      “在對我們實施‘強制拆遷’的過程中,他們既沒有法律文書,也沒有事先張貼公告。更沒有邀請有關管理部門、拆遷當事人代表以及具有社會公信力的代表(如人大、政協委員),對行政強制拆遷的依據、程序、補償安置標準的測算依據等內容進行聽證。沒有任何法律文件與程序的拆遷我們顯然并不認可。”十二里屯村村民普遍持有這樣的認識。

      接下來,在前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十二里屯村全村365戶村民共計2000余人的家園瞬間淪為一片廢墟。房屋被強行拆除后,金水區政府與東風街道辦又使用恐嚇、威脅、非法拘禁等手段逼迫所有已流離失所的村民們簽訂拆遷補償協議,被動接受他們的安置方式。

      8年后的今天,仍有62戶數百位被拆遷村民拒絕金水區政府給出的極不合理的補償安置方案。至今仍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在外。他們或是租房在外或是投靠親戚,或者搭建窩棚生活至今。這其中上有80多歲的白發老人,也有兩三歲的幼童,甚至還有嬰兒在顛沛流離中出生。

      然而,這一切距離時任國家副總理的回良玉同志來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十二里屯村視察工作并對該村新農村建設做出肯定僅半年時間。

      三百多畝集體土地被違法轉為國有

      2007年10月,為防止鄭州市國土局非法為開發商辦理土地轉用手續,十二里屯村160多戶村民共計300多人在各自的身份證復印件上注明“強烈要求保留宅基地,禁止轉為國有土地”后將其交至鄭州市國土局,要求不得將村民宅基地收回或轉為國有。對此,鄭州市國土局負責人明確答復,在未征地村民同意的情況下,不會為開發商辦理土地轉用手續。

      然而,一年之后,十二里屯村村民卻得到了讓人內心瞬間瓦解的答復。

      2008年10月,該村村民經查詢得知,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市國土局早在2007年3月便不顧廣大村民強烈反對,在未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任何審批程序且未對村民實施任何補償的情況下將包括該村村民宅基地在內的豐樂路東、東風路北124787.9平方米(229畝)及村公共用地所有權無償地由集體所有變為國家所有,宅基地使用證在其不知情情況下被注銷。

      為掩人耳目,鄭州市政府將前述土地收為國有后,將土地使用權以劃撥的形式為十二里屯村委會頒發鄭國用(2007)字第0213號和0215號兩份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

      2009年7月14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在未經十二里屯村民同意情況下,作出“鄭政土(2009)182號”文件,將十二里屯村劃撥土地證“鄭國用(2007)第0213號、0215號”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注銷,將涉案229畝土地使用權收回鄭州市政府,以便進行招拍掛。

      緊接著2009年9月9日,鄭州市國土局又將涉案地塊的229畝土地以每畝182.6萬元的低價出讓予開祥置業公司、河南商益華實業有限公司、河南新陽光房地產有限公司。同日,前述三個公司以同樣價格購得位于東風路南、北,天明路東西等五宗(原為十二里屯村的鋁廠、菜地、魚池、減震器廠),共計200多畝。

      2011年1月25日,鄭州市政府為開祥置業等上述三公司頒發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讓十二里屯村民疑惑至今的是,根據2008年1月10日的《河南商報》報道,與前述五宗土地同一個位置、距離在1000米左右的土地招拍掛價格為633萬元/畝。而前述三個公司購得的土地價格遠遠低于市場價,這其中如此大的差價去了哪里。此外,該塊土地尚未流轉,并未從集體土地性質轉化為國有就被村委會與開發商簽訂的開發協議捷足先得又是何因?

      “僅用了市場價不到三分之一的價格就拍到了該地塊,市區兩級政府與前述三個房地產開發企業無疑存在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利益的行為。”十二里屯村維權代表徐女士表示。

      代理此案件的北京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鄒伙發則認為,更嚴重的在于,鄭州市人民政府與鄭州市國土局在未經河南省人民政府審批,未辦理任何征用手續,未依法撤銷村民宅基地使用權證,未征得村民的同意的背景下便強行將原屬于村民集體所有的宅基地轉為國有建設用地,將村民的宅基地使用權收歸十二里屯村村民委員會。其行為違法《土地管理法》第43、44、47、48、49條的規定,屬于典型的違法行為。

      據記者了解,在現行法律框架下,農村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只有一個途徑,即依據《土地管理法》第46條的規定,經省級以上政府審批后,通過征收的程序征為國有。

      事實卻是,鄭州市政府的做法卻正好與此背道而馳。

      據了解,2009年以前,鄭州市政府實施的城中村改造均按鄭政文[2007]103號文執行,按“村改居”方式將農村集體所有的宅基地無償轉歸國有,不經省級以上政府批審。具體做法是:村委會組織召開一個村民代表大會,由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簽字同意將集體土地轉為國有。派出所不履行任何審批,不征求任何人意見,直接將所在村所有農民戶籍轉登記為城市居民。有了村民代表決議后再由村委會向市土地局和區政府提出申請,要求將農村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區政府則根據該申請,組織對該農村集體土地進行地籍調查,并報市政府審核同意,將農村土地直接轉為國有。

      鄒伙發律師也表示,2009年12月31日,鄭州市政府認識到只通過以上程序將集體土地收歸國有不合法,在此背景下,其對鄭政文[2007]103號文作出調整,制訂了《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規定的通知》的調整補充意見(鄭政文〔2009〕326號),其第4條第1款規定,城中村土地,經村民(股東)會議或村民(股東)代表會議同意,區人民政府審核確認,依照法定程序征收為國有土地后,按照政府儲備的國有土地進行登記。將上述“農村土地直接轉為國有”更改為“依照法定程序征收為國有土地后,進行登記”。

      在他看來,鄭州市政府在2009年以前的做法直接違背了2004、2007年國務院兩次下發的文件——禁止通過“村改居”的方式將農村集體土地轉為國有。

      司法救濟屢遭人為挫折

      走投無路之下,十二里屯村78戶村民將十二里屯村委會、金水區政府和鄭州市政府告上了法庭。

      十二里屯村村民、維權代表陳女士告訴記者,本以為公正嚴謹的司法程序會讓鄭州市與金水區兩級政府的荒唐行為有所收斂,立即修正其擅自違法改變土地性質的行為。但事實卻是,選擇司法救濟途徑八年至今兩個行政訴訟在村民多次奔波之后仍然無果。

      代理該案件的鄒律師也證實,2007年6月18日,78戶村民以金水區十二里屯村民委員會為被告,要求確認村民被逼迫簽訂的《房屋拆遷協議》無效。同一天,78戶村民以十二里屯村委及開祥置業公司為被告,要求確認兩被告于2004年簽訂的《合作協議》無效。但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明確表示拒不予立案。

      民事訴訟未果之下,62戶村民被逼走上了更加漫長煎熬的行政訴訟路徑。

      十二里屯村村民楊女士表示,當時一同提交的有三個訴訟,分別是2007年6月18日,78戶村民在鄭州市中院,以金水區人民政府為被告,起訴確認其組織實施拆遷行為違法。同日,78戶村民在鄭州中院,以鄭州市人民政府為被告,起訴要求撤銷其為十二里屯村頒發的“鄭國用(2007)第0213號”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也是同日,78戶村民中的馬喜梅、馬金玉在鄭州中院,以鄭州市人民政府為被告,起訴確認其將村民宅基地轉為國有行為違法。

      以上三個案件經過78多戶村民兩年多的不懈努力于2009年案件才被受理。而鄭州中院受理后,采取了78戶合并為一個案件進行審理的方式,這之后鄭州市中院并分別于2010年、2012年兩次作出駁回訴訟請求的判決,在78戶村民再次上訴后,河南省高院以程序不合法為由,兩次發回鄭州市中院重新審理。

      第一個案件在歷經兩年多的苦苦等待以后,十二里屯村村民終于盼來扭轉乾坤的裁定。

      2014年4月28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針對村民訴鄭州市金水區政府、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辦事處、十二里屯村村民委員會拆遷行為違法并要求行政賠償一案做出如下行政判決——(2014)鄭行初字第2號判決書中明確確認,被告金水區人民政府對十二里屯村54戶房屋實施拆遷的行政行為違法。

      而起訴鄭州市政府違法辦理土地證和違法將宅基地收歸國有的兩個案件,鄭州中院在多次審理過程中,誤將馬喜梅、馬金玉兩戶與其他60來戶訴訟請求混同了,在判決中遺漏了要求確認將宅基地收歸國有行為違法的請求,并于2014年5月駁回了村民要求撤銷鄭州市政府為十二里屯村辦理的國有土地使用證的請求。目前該案正在河南省高院審理過程中,2014年7月23日開庭已結束。至今,64戶百姓仍在苦苦等待高院的判決能夠給他們八年的艱辛維權做個合理合法的交代。

      十二里屯村村民表示,鄭州市中院對該案的審理已歷經四年之久,其間三次進行過實體審理,作出的兩次實體判決均已被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認定錯誤而撤銷,事實上本案案情簡單,現行法律法規明確具體,審理不至于出現反復并耗時近五年的結果,個中曲折耐人尋味。

      代理本案的鄒律師表示,鄭州市與下轄金水區兩級人民政府將涉案地塊轉國有并頒證,在此過程中所舉的法律依據只有鄭政文[2007]103號文。而鄭州市政府頒發103號文件的用意很清楚,就是要解決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村民自行改造無利可圖的問題,為了開發商能將安置完剩余2/3的房產順利出售謀利,不會成為“小產權”房,政府甘冒違憲、違法之險。

      2014年5月14日,鄭州市中院針對64戶村民起訴鄭州市政府違法辦理土地證并請求撤銷被告頒發的鄭國用(2007)字第021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

      讓村民難以接受的是,在該份判決書中卻出現了前后矛盾的表述。

      該份行政判決的第一條中這樣寫到,關于原告主體資格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條規定“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原告系十二里屯村村民,依法取得宅基地使用證、建筑許可證并建有樓房,原告的宅基地使用證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注銷并為十二里屯村委會頒發國有土地使用證,侵犯了原告的集體土地使用權。原告與本案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具備原告訴訟主體資格。

      但其在第三條中又這樣表述:雖然第三人——十二里屯村委會在十二里屯村集體土地范圍內所有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尚未被依法注銷的情況下就申請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被告鄭州市人民政府未盡到審慎審查義務,即進行地籍調查、權屬審核,并最終為第三人十二里屯村委會頒發鄭國用(2007)字第021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程序存在瑕疵,但并不侵犯對原告土地的使用權,并且如果撤銷該證,將對原告在內的全體村民的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故原告要求撤銷該項國有土地使用證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在這樣自相矛盾的表述下,鄭州市中院依然判定駁回原告十二里屯村村民的訴訟請求。

      讓該村所有村民出離憤怒的是,拆遷后的土地已被政府有關部門交予河南開祥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用于商品房開發建設。案件目前正在河南省高院審理期間,且鄭州市中院已判決金水區政府拆遷違法的判決書依然沒有阻止該片土地上瘋狂肆虐商品房違法開發行為。

      早在2008年8月5日,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就下發了鄭國土資通(2008)字第A14號責令停止土地違法行為通知書。并明確表示,河南開詳置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有關人民政府批準擅自在金水區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天明路以西,東風路以北,開工建住宅大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現責令立即停止違法施工行為。聽候處理。

      但河南開祥置業股份有限公司在收到上述通知書后,并未停止其非法施工行為。十二里屯屯村民表示,其負責人竟然在公開場合宣稱,不管合法不合法,我只聽政府的。并且揚言有政府做后臺將有恃無恐。在種種阻力下,鄭州市國土資源局行政執法大隊也從未對其非法施工行為采取任何實質性舉動。

      時至今日,全村所有村民8年前落成的成片兩層現代化小洋房已完全被大片大片的商業開發項目所取代。當初包括64戶村民宅基地在內的229畝集體宅基地及村公共用地幾乎已被開發殆盡,僅剩寥寥七八十畝還沒被完全開發,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的高院判決卻一拖再拖。

      “為什么一個公正判決需要苦等八年依然未果。這八年間,我們先是失去了家園,這之后唯一生存用的宅基地被政府以冠冕堂皇卻又漏洞百出的理由所掠奪。在我們選擇破釜沉舟用司法途徑維權的時候卻屢遭強大的公權力處處設限阻撓。我們村僅剩的幾十畝土地也有可能朝夕不保,這是最讓我們痛心疾首的事。”上述十二里屯村維權代表周女士如是表示。

      來源:http://business.chinadaily.com.cn/syyq/2014-09-15/4449.html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1999-2017 中國教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出版機構 ICP備1654251116號-1

    聯系網站:zgjyw@foxmall.net.cn    違法信息舉報郵箱:jubao@123777.net.cn

    精品久久99
  • <option id="a2a26"></option>
  • <bdo id="a2a26"><center id="a2a26"></center></bdo>
    <table id="a2a26"></table>